近年来,出生于广州的女歌手陈蕾在香港乐坛连续赢得大奖,还在红馆开设了多场演唱会,被视为继王菲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港漂”女歌手之一,由此获得“广州之光”的美名。前段时间,她终于回乡举办演唱会,让广州及周边大湾区城市的歌迷都兴奋不已。然而,部分北上观赏的香港歌迷却因为两个原因体验不佳。
第一个原因是广州场歌单和香港场、澳门场不同。
这些失望的歌迷认为,这次的歌单不够多元,未包含陈蕾最优秀的歌曲,使这场意义重大的回乡演唱会失色不少。
“陈蕾的广州场演唱会,很多社会题材的歌曲都没有,没了灵魂,例如《旁观有罪》《下流社会》《青年危机》《以正义之名》《穷人的蔷薇》《神的不在场证明》,《沙门》也没了。之前澳门演唱会的歌单都更多元。”一位香港歌迷在当地知名论坛吐槽称。
当然,这些失望的歌迷也并非不知道陈蕾、华纳以及广州主办方的考虑。他们表示,尽管歌单有所调整,但只要实现了“衣锦还乡”的心愿,这场演出依然值得。除此之外,他们也对陈蕾在社交账号上就本次演唱会保持低调感到满意:
“她不仅在IG上从未提及此次演唱会,连前期宣传也始终保持低调,真的懂分寸。”
第二个原因是广州演唱会场馆冷气不够(疑似空调效能不足)。
众所周知,香港的商场和场馆冷气非常足,温度较低,夏季哪怕长衣长裤、西装革履都很凉爽,内地同类场所的冷气则相对节省,温度较高,之前很多港人北上消费时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而这次演唱会,这些北上的歌迷也有类似感受。
一位香港歌迷看过后在内地某社交平台吐槽称:“现场真的不够凉快。为什么这个场馆这么热?全身都是汗,冷气严重不足!”
最后,歌迷们得出结论,想看陈蕾原汁原味、体验感好的演唱会,还得选香港场、澳门场或者海外场。
事实上,尽管存在歌单调整与体感不适的遗憾,这场广州演唱会仍是陈蕾音乐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对她而言,这不仅是“衣锦还乡”的圆梦时刻,更是开拓更大市场的开端。不过,未来如何在不同市场间平衡艺术表达与现实约束,或许是她和更多“跨境”艺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利众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