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辽宁省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75年来,一代代省医人始终紧跟国家发展脉搏,聚焦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纪念建院75周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党委统筹策划了“省医人讲述历史”项目的同时推出“省医从这里出发”系列报道,全景展现辽宁省人民医院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脉络,一代代省医人的工作历程,学科建设关键节点的事件、成就以及阶段性成果。
本期,我们介绍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管理型医院的白希壮。
白希壮,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曾任辽宁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曾获得首届“辽宁名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好人·最美医师等称号。198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骨科专业30余年,从事医院管理工作10年。
在专业技术方面,他擅长骨外科学及运动医学的疑难重症诊治和复杂技术的治疗与研究、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与治疗、骨关节外科生物医用材料及生物力学的研究,成功完成各类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数千例,其技术难度水平及数量处于国内一流、东北领先地位,在国内率先开展膝关节韧带Inlay重建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侧副韧带及髌骨韧带腱骨镶嵌技术。擅长关节置换、翻修及关节镜手术,累计完成手术上万例。
展开剩余86%担任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组组长,原辽宁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二等奖(2003)、三等奖(2002);辽宁医学科技奖2项(2015、2016)。获得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市级课题10余项。
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其中发表SCI文章近20篇(累计影响因子达70分),中文核心期刊近30篇。累计带教硕士、博士研究生130余名,获得科研专利2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奈特绘图版医学全集第6卷:骨骼肌肉系统(上肢)》。
讲述:白希壮
采访:金瑷瑛
时间:2024年7月1日
地点:院史馆
整理:孙晶晶
谋发展 迫切需要走现代化管理新路子
金瑷瑛:请您讲讲带领全院职工进行管理模式改革的故事。
白希壮:2016年对于辽宁省人民医院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医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提振了省医人的信心。
那时候我刚到省医院,当时的医院经过了前期的基础发展,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在与前任老领导畅谈、与老专家深入交流、与职工积极沟通后,我了解到大家迫切的希望是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这确实比较符合当时的期待,因为我们医院开放的床位近2000张,但收治病人数量不够,而且医院在质量和标准上还有很大可发展的空间。尽管我们的医疗水平不差,传统学科、知名专家都不错,但是知名度不够,医院的手术量、床位利用率等远远不够,我开始思考、寻找出路……
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五大制度改革方向,都和公立医院发展息息相关。我在会上得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现代化制度的改革,我像是一下子被点醒了一样,找到了方向。
从2016年开启标准化认证起,我们全体员工经过570天的努力,完成了国际标准化认证,成为东北第一家完成该认证的公立医院。我们建立了和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用流程管人、制度管事,“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经过努力,医院的管理改革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
2016年医院总结大会白希壮院长作报告
2016年梅奥专家称赞省医院是中国医疗最安全、环境最整洁的医院
更高追求“五大发展战略”站上新起点
金瑷瑛:我们在“十三五”规划发展时期拟定了五大战略目标,请您讲讲这5个方面目标的实现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白希壮:在国际化标准认证的基础上,医院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员工看到了希望,对医院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我们领导班子开始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我们之所以在“十三五”时期拟定“五大发展战略目标”,是因为在现有的基础上,希望医院能够快速向更高阶的大型综合医院目标迈进。比如我们跨越式提升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让医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用信息化手段使我们的诊疗行为更现代、更便捷、更高效;我们打造全省一流水平的“五位一体”急诊急救体系,包括我们开通航空救援的方式,都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使命,抢救更多的生命,挽救更多的家庭;而医院克服困难,倾力打造“十百千人才工程”、花大力气培育“四梁八柱”的优势学科体系,则是为了使省医院具备更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备更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全方位地打造省医院这块金字招牌,不负“人民医院”这个党和政府的信任。
同时,我们也花力气打造人文环境、服务文化,把“患者至上”的理念推行至全院,确定“仁爱、奉献、专业、担当”的省医精神,带领全体省医人坚持用“一流的技术标准、一流的质量安全、一流的现代化管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努力去实现“患者心中的品牌,员工乐业的医院”的愿景。
金瑷瑛:我院被国家选定为首批现代化管理型医院试点单位之一,这是新的征程,您当时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白希壮:2018年,我们成为试点单位,2019年3月25日,我们成为全省首批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医院。我们省医院自建院以来,就保持着听党话、跟党走的优良作风,对于上级的改革措施,我们一向积极快速响应,踏实执行。
当时,在我成为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后的首任党委书记后,我要做的就是跟这届班子一起研究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国家的制度改革,如何将改革政策很好地落地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落实性的制度文件,比如《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委书记与院长定期沟通制度》等。
2019年上级领导肯定省医院在探索富有辽宁特色的医改之路、现代化管理医院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
2019年中央指导组和省卫生健康委领导肯定省医院党委主题教育开展工作
2019年副省长卢柯为荣获“辽宁好人·最美医师”称号的白希壮教授(前排左四)颁奖
做医者我强调无论多忙都不能脱离临床
金瑷瑛:您一如既往地坚持查房、出门诊、做手术,带给团队的收获是什么?
白希壮:从选择学医的那天起,我就跟自己说要做一辈子的医生,现在我跟我的学生们也经常说,选择了从事医学,就一辈子不能脱离临床,无论你又做了什么工作。我会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查房、看患者,每周二出门诊,每周两天做手术,这是雷打不动的事情。
多年来,我们的团队专注于深耕运动医学,我们的Inlay技术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重建技术及应用项目在2015年获得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又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辽宁省人民医院骨科领域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18年,将“辽宁省骨科疾病诊治中心”的牌子挂在了我们这里。
我们立足医疗科技发展前沿,坚持进行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模式的探索,比如我们开展的侧副韧带及髌股韧带腱骨镶嵌技术为国际领先,髌骨脱位股骨滑车下压成形术为国内率先开展;2021年末,我们团队完成了东北三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共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关节置换手术500余例,此项技术标志着东北地区关节外科领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医学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行业,变化日新月异,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实力,想要实现国内一流水平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行。
2016年,时任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大南为获得首届“辽宁名医”的白希壮和辽宁医学科技奖的骨科郭庆升和神经内科何秋颁奖。
2021年,白希壮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东北首例机器人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标志着东北地区关节外科领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骨科大合影
发布于:辽宁省利众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